第(2/3)页 这个太史监确实要修建了,而且还要摆放日月星辰的模型以及星图。 让一众工匠走入太史监内,明达双手背负走到门外,抬头望着漫天的雪花落下。 她冻得通红的脸颊,看着东方,李道长自从去了老君山,就再也没回来了。 思来想去,明达还是写了一封书信,让人送去老君山给李道长。 信中所写的是领悟了引力与气压的事,若李道长看到书信,想必也能对世间的真相更明悟几分。 明达撑着伞走入大雪中。 温暖的新殿内,李承乾听着郭正一的讲述,他说松赞干布的病情在冬日里有所加剧,太医署的医官说这是正常的,冬日里的寒气对病体来说是个负担。 现在吐蕃上的高原,应该更冷。 有越来越多的牧民迁入了松州,自从松赞干布来长安治病之后,从逻些迁入松州的人越来越多,这种现象一度加剧,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。 会发生这种事不是没有缘由的,因在吐蕃有一个叫作钦陵的年轻人,他与吐蕃的大臣正在修建逻些城,还要修好松赞干布没有修完的布达拉宫。 在冬季如此征召劳力,势必会造成人口流出的趋势。 当松赞干布来长安治病,这位赞普不在吐蕃后,谁也不敢保证松赞干布的儿子是不是一个横征暴敛的人。 即便是松赞干布的儿子不是这样的人,可他还年幼,他能够管束臣子吗? 吐蕃的子民能够信任松赞干布,但能够信任别人吗? 子民与掌权者的信任关系,正在逐渐疏远。 松赞干布是热爱他的吐蕃子民的,吐蕃的子民也是爱戴这位赞普的。 现在的松赞干布就算是在长安,还是有很多的吐蕃子民愿意追随。 李承乾神色平静,低声道:“让人修建布达拉宫的事是松赞干布的要求吗?” “臣问过了,是赞普给吐蕃臣民留下的交代。” “松赞干布有说过该在什么时候征召民力吗?钦陵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” 郭正一作揖回道:“吐蕃使者们都没说,臣再问时他们闭口不谈。” 李承乾看向殿外,见到明达正在带着小鹊儿与小孟极玩闹。 小女儿出生在冬季,便取名叫孟极,希望她能不惧怕严寒与风霜。 李承乾饮着茶水,让郭正一也坐下品茶,炉子边放了一些核桃,君臣两人吃着核桃,喝着茶水交谈着。 似乎是聊到了家常的事,殿内时不时传来笑声。 陛下与臣子之间,相处得很愉快。 这场大雪下了三天,当天,雪势减弱了许多,李承乾便邀请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雪天散步。 大唐皇帝与吐蕃的赞普年纪相仿,两位都是极为年轻的君王。 人们看着护卫皇帝的禁军与护卫吐蕃赞普的吐蕃勇士站在一起,皇帝与吐蕃赞普笑谈一路。 郭正一对身边的官吏吩咐道:“陛下与吐蕃赞普这般友好相处,似是多年的挚友。” 这一次,皇帝相约吐蕃赞普都是礼部安排的章程,礼部尚书许敬宗道:“如此美景,当真是一桩美谈呀。” 鸿胪寺卿郭正一招了招手。 “郭寺卿有何吩咐?” “让人将这景色画下来,天可汗不仅仅让人治好了吐蕃赞普的病,还与松赞干布十分友好地走在雪天,长安臣民皆知吐蕃赞普乃是天可汗的挚友,将这件事与画像交给吐蕃的子民,知道的人越多越好,快马将消息送到松州。” “喏。”文吏踩着积雪快步离开。 许敬宗听完这些,狐疑道:“你要做什么?” 郭正一恭敬道:“陛下愿与民休息,陛下与松赞干布乃是挚友,仅此而已。” 许敬宗道:“你是怕松赞干布英年早逝吗?” 郭正一解释道:“若他真的英年早逝了,陛下该有多伤心。” “拿下吐蕃还是需要战争的。” “战争未至,两国之交需先行。” 许敬宗认可地点头,道:“这长安城还真是才俊辈出,老夫现在觉得自己老了。” 郭正一行礼道:“下官都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办事,见笑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