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不过,楚世昭心里同样清楚,想要一口气扯下王氏是不可能的事情。 出于各种情况,甚至于朝堂的稳定,永晋帝都不可能让楚世昭把王氏给平推了。 但是,楚世昭要选一个出来打靶。 王氏现在就是这些京兆名门,这些大族明面上的魁首。 于大周王朝而言,王氏就如嘉靖一朝的严党,如魏晋之初的司马氏。 值得一提的是,严党是可以控制的,但司马氏已经成长到了不可控的状态。 在大周王朝时期,永晋帝没有驾崩的时候,王氏同样是在可控的状态下,可是永晋帝驾崩以后,王氏就会迅速膨胀成如同司马氏一样的寄生势力。 就比如说王从徽的侄子王槐,那可是在天下大乱的机缘下,立刻就变成了地方军阀。 所以楚世昭不管怎么样,都要极力限制王氏在朝堂上的影响力。 而且大周王朝现在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财政危机。 如今的社稷出现了变数,总得有人顶罪,加之各地都有亏空,百姓难以为继,对于永晋帝而言,这样的亏空不管怎么样都要补上,可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又怎么可能补得上那么大的亏空。 那就只能拿人开刀。 永晋帝之所以要查办王睿贞,就是王睿贞是永晋帝一手栽培出来的大臣,动他不会有太深远的影响。 王睿贞这么多年来,吃了那么多的土地投献,敛得的财富不说有多少,至少可以撑过这段时日。 办他,是为了填补国库的亏空。 可是查办王睿贞,只是解燃眉之急,并不能实质解决问题。 真正想要让大周王朝的财政问题得以改善,首先就得让赋税的收入高于国库的支出。 那就得变法。 倒推回来,楚世昭还不是要先把内部的声音统一了,才有机会变法。 作为旧有体系的拥护者,王氏又怎么可能支持楚世昭变法,因为他们吃的就是中间那部分抽成。 你变法,他们吃什么? 这就意味着,楚世昭不管做什么,无论是自保还是为了社稷,他迟早都要和王氏会有一场决战。 那首先呢,楚世昭就一定要站住立场,把握住道德高地。 这个时候,就体现出了《治安疏》的价值所在了。 就在楚世昭想要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。 在武德殿外,一个面白无须的小太监恭恭敬敬地拜会道:“晋王殿下,陛下传您去太极宫一趟。” 楚世昭向自己的太子兄长微微一拜。 旋即就走出了武德殿。 楚世煦此刻颇为惊疑。 因为他想过很多种可能,偏偏没有想到过楚世昭竟然想动王氏,那可是自己母后的家族。 而且当年父皇能够立足于长安,彻底坐稳皇位,其实王氏在这其中出了很大的力。 所有人都觉得王氏在永晋一朝是屹立不倒的存在。 可为什么毫无根基可言的楚世昭胆敢向王氏亮剑,莫非是自己的父皇想要下手? 楚世煦不管怎么都琢磨不透楚世昭的心思,但他很快就有了一个细思极恐的想法。 难不成.是父皇授意的? 这是要对母后动手吗? 这些时日以来,永晋帝比起过去都要喜怒无常,所以楚世煦完全猜不出自己这位父皇的心思。 而他作为东宫,其实也没有什么重权在握,真正控制权力中枢的人,从始至终都是他那位深居宫中的父皇。 这才让楚世煦非常依赖王氏的力量。 此时此刻。 太极宫内,永晋帝不动声色地看着手上的奏折。 他给了楚世昭很大的权力。 其中最大的权力,就是楚世昭可以给他上奏密疏,这是在永晋一朝的亲近之臣才配拥有的待遇。 而楚世昭,已经将王氏这些年来,凭借着皇室恩宠而肆意妄为的罪行端在了案牍之上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