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届时王燮叛军腹背受敌,若能快速平定蜀地,再从蜀地调兵。” “陛下,汴梁之危可解呀!” 梁帝微微颔首,因为徐龙战败带来的阴霾,被徐牧的大胜冲散不少。 梁帝已经彻底打定主意,废黜徐龙的太子位,复立徐牧! 当满朝文武都为此振奋的时候,魏风华又取出一封信。 “陛下,北凉王还写了一封亲笔信,送到汴梁。” 梁帝大手一挥,道。 “念!念给朕听!” 梁帝的心情大好,却听魏风华道。 “儿臣徐牧,百拜父皇,蜀地王燮之乱,百姓蒙难。” “儿臣徐牧心忧蜀地,故掩人耳目,奇袭碎叶城。” “碎叶城、昆城虽已经光复,然儿臣所到之处见蜀地百姓之困苦远胜于中原各地。” “‘田柴科制’乃前朝弊政,祸害蜀地百姓多年。” 梁帝的眉头微微皱起,他没想到徐牧会在信中说这些。 蜀地的弊政梁帝不是不知道,但若要改变弊政,势必触及蜀地官吏士绅的利益。 故多年来梁帝都未曾想要改变。 魏风华的声音越来越高,道。 “王燮贼人可在蜀地一呼百应,与此弊政关系甚大。” “弊政不除,或可剿灭王燮,但犹如扬汤止沸。” “儿臣徐牧为蜀地百姓请命,我军所过之处,废除‘田柴科制’。” “则蜀地不消三个月,就可平息!此诚我大梁危急存亡之秋。” “请父皇恩准,儿臣北凉王徐牧,百拜!” 丞相裴坚见无人说话,抚了抚胡须,道。 “陛下,‘田柴科制’由来已久,蜀地的百姓也的确不容易。” “老臣认为可让北凉王借助这次机会,迅速平定蜀地。” “就算后面会有风波,但当务之急是平蜀、退联军,守汴梁呀!” 联军已经打到了汴州,这时候谁还管蜀地官吏士绅的利益? 左都御史杨莲的态度,尤为坚决。 “陛下,臣附议!大梁危急存亡之时刻,请陛下千万不可起仁慈之心。” “蜀地的顽疾该动就要动,有北凉王在,谁能阻挡北凉大军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