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安南陈氏少不得我大明支持,甚至要俯首称臣!妙哉妙哉!” 听李善长这么一说,朝臣们各个面露喜色。 几乎是利用最小的代价,就解决了安南问题。 一个稳定强大的安南,并不符合大明的利益。 唯有半死不活,内部斗争不断,才能让大明从中获利。 “韩国公果然高见!” “听韩国公分析,方知宁王殿下之意!” “安南鼠辈内斗不断,我大明何惧之有啊?” 听到朝臣们议论,朱标面露喜色。 十七弟这人真能处,有事儿他真上! “宁王殿下,不知老臣所言可对?” 李善长还不忘凡尔赛一把,表示自己与宁王相近。 “错!大错特错!” 朱权不满道:“老李啊,来我府上天天偷师,你这格局怎么如此小?” 当朝国公,内阁首辅,竟然被骂格局小? 群臣都要为李善长鸣不平。 当事人老李,低声询问到:“还请宁王殿下赐教!” 老朱也纳闷不已,李善长跟他所想一样。 那逆子岂不是连自己都骂了? 竟然敢说咱格局小! “安南之地,土地肥沃,适合耕种,粮食一年三熟。” 朱权笑道:“安南陈氏与权臣内斗不断,国内百姓民不聊生。” “我大明可持续散播消息,告知大明百姓安居乐业!” “届时,安南百姓会作何感想?” 此言一出,朱标当即抢答道:“他们愿意成为我大明子民!” 沐英大笑道:“民之所向,我大明届时可出兵安南,还百姓一方乐土!” 蓝玉敬佩道:“不愧为吾师!已经在筹谋安南之地!” 武将们面露喜色,还有什么比开疆拓土,更让人兴奋? 就连朱棣也眼前一亮,朱权所想跟他不谋而合,都是将安南吞并。 只不过朱棣想直接出兵镇压,对于安南这等人,根本无须多言。 原有的历史下,朱棣确实吞并了安南。 然而不得民心,导致安南始终在叛乱的路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