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詹徽足智多谋不假,却并不能解决这等问题。 现在别说携带方便的粮饷,要凑齐十万大军出征的粮食都成问题。 不耽误春耕,不挥霍民力…… 李景隆看似关心出征,却给众人丢下了不少的难题! 詹徽摇头苦笑:“回太子殿下,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。” “我等理应先凑齐大军所需粮饷!” “至于运输,可让步卒与民夫共同进行。” 蓝玉叹气道:“如此一来,行军速度定会放缓!步卒运送粮草,也会影响战力!” 可二人都想不出更好的办法。 其余大臣,正好不想进行北伐。 “皇上,此次北伐代价过大,不如休养一年。” “是啊,皇上!北伐事关重要,若是战败一次,恐怕影响我军士气!” “漠北之地,深入敌后,我军没有向导,很容易迷路!” 洪武大帝怒目圆睁,扫向一众群臣。 “咱已经说过了,北伐势在必行!” 朱元璋大袖一挥,“北元鞑子人困马乏!若一战可定,我大明边疆可安定百年!” 李景隆再次开口:“皇上,宁王殿下足智多谋,何不问计于殿下?” “宁王之前一直力主北伐,想必肯定有对策吧?” 好一个祸水东引! 李善长咬牙看向李景隆,“曹国公此言差矣!我等理应群策众力,你将此事推给宁王殿下,是什么意思?” 李景隆笑道:“韩国公说笑了!在下不过是觉得宁王殿下聪慧,想询问他的意思。” 砰! 老朱怒拍龙椅,“都给咱闭嘴!老十七,粮饷的事情,你可有头绪?” 朱元璋投来期盼的目光。 若是粮草可定,北元指日可待。 朱权缓缓睁开双眸,甚至打了个哈欠。 可见其他人为粮饷发愁的时候,这位宁王却趁机小憩,补了个觉。 “不过是粮草而已,这份差事,儿臣接了!” 朱权一口答应,倒让众人不知所措。 谁不知道,如今解决粮饷的事情,就是个烫手的山芋。 办好了的确是大功一件,可若是办不好,很容易惹火烧身。 而且是皇帝的怒火! “十七弟!此事要从长计议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