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奉天殿。 那许久未曾露面的宁王殿下,竟然出现在朝堂之上,倒是令群臣大跌眼镜。 熟悉的打了个哈欠,随后退到末席,借着身前官员的掩护,朱权开始打瞌睡。 毕竟上朝起得太早,他还是大明的花朵,需要充足的睡眠。 朱元璋抬眼望去,看到那逆子躲藏在官员之后,至少模样像是那么回事,倒也懒得搭理他。 朱标则摇头苦笑,十七弟从来都讨厌所谓的早朝。 可惜,父皇有令,由不得他。 “咱的大将军,踏破北元王庭,立下不世之功勋!” 朱元璋笑道:“如何对待被打怕的蒙古人,汝等有何高见啊?” 皇帝难得问计,群臣们自然要各抒己见。 “臣以为,夷狄不可与之相处,当稳固长城,防御其南下侵袭!” 这等保守之策,朱权听了直摇头,本想继续睡觉,可大臣们的谏言此起彼伏,连绵不绝。 “微臣以为,可册封逃走的北元太子官职,让其对我大明俯首称臣!” 称臣又如何?依旧没有实际上的成效,古往今来,少数民族短暂称臣,随后完成反推的例子数不胜数! “臣以为,北元鞑子如今王庭陷落,正是人心惶惶之际!陛下理应加派兵马,肃清草原,令我大明再无边患之忧虑!” 朱权实在是忍不住吐槽。 肃清草原?说得何等简单? 真以为蒙古人是木桩,等着你来杀不成? 人家不会迁徙而去? 你明军还能一年四季,三百六十五天守在草原不成? 此举之会加深两族仇怨,如今的压迫有多大,将来的反击报复就有多强。 朱元璋同样皱眉不语,他对群臣的谏言,显然并不满意。 都是些保守之策,甚至是故步自封。 “善长啊,跟咱说说,你觉得应当如何处理草原。” 身为文臣之首,如今的内阁首辅,李善长被点名提问,早就了然于心。 “回禀陛下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