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说凤阳,道凤阳,凤阳本是好地方,自从出了朱皇帝,十年倒有九年荒。” “大户人家卖田地,小户人家卖儿郎。唯有我家没得卖,肩背锣鼓走四方。” 中都凤阳,不知何时流传着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谣。 演武结束后,老朱并没有着急回到应天府。 在他的故乡,竟然有人造谣生事,洪武大帝岂能容忍? 锦衣卫很快便行动起来,但凡传颂此歌谣者,都被带走审讯。 可饶是蒋瓛,也不敢轻易定夺,只因这些人都是乞丐! 两个筷子一个碗,你说这些人要造反,要图谋不轨? 恐怕屈打成招说出去,都没有人会相信。 彻查此事之人,除了锦衣卫外,还有宁王朱权。 “主人,我带来了丐帮长老吴琼。” 明犬直接将那手持要饭碗的吴琼,扔在了朱权面前。 “凤阳花鼓,传自你丐帮?” 朱权负手而立,并未转过身,他清楚其中利弊。 若是任由凤阳花鼓在大明流传,可并不利于中央统治。 民心受损,朝廷政令焉能上行下效? “不不不……冤枉啊,大侠!” 要说丐帮,远没有想象中那般侠肝义胆。 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口生计才去要饭,若是锦衣玉食,吃饱喝足,谁会去做这等营生? “那些叫花子,可不是俺们丐帮的人!他们都是凤阳的富户!” 吴琼此言一出,明犬便已经拔出了腰间倭刀,直指对方咽喉。 “胡说八道!富户焉能去要饭?” 眼见倭刀出鞘,吓得丐帮长老赶紧施展出了专业技能。 跪地求饶! “大人!真的是凤阳富户啊!当今皇上不让他们回江南老家,便只有装作叫花子才能回去了!” 吴琼生怕那扶桑人,白刀子进红刀子出,赶紧将所知尽数告知。 说起来,这事还真怪洪武大帝好心办了坏事。 都说应天府,虎踞龙盘地 金陵帝王州。 但在此地建都的王朝,诸如三国东吴,东晋,甚至宋齐梁陈,都即为短命。 老朱也带着些迷信,认为定都应天,不过是权宜之计。 大明嘛,迟早要换个都城。 至于定都在哪里,老朱肯定是偏袒自己的家乡凤阳。 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,谁知之者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