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官商,不可糜烂! 朱标深吸一口气,还是劝说道:“父皇,兴许是勋贵们,也想要借此与十七弟修复关系呢?” 与老朱的杀伐果断不同,朱标更愿意相信,这些臣子们对大明的忠诚。 长兴侯耿炳文,那可是朱文正之后,大明最强的守将。 至于常茂,更是袭承了常遇春的国公爵位。 曹国公李景隆,还一直被父子二人当做大明的肱股之臣。 他们三个,岂会做出令朝廷蒙羞之事? 唉! 老朱叹气一声,无奈笑道:“标儿,你看老十七,才是真正为人臣子,为君兄弟的典范。” 父皇这般夸赞十七弟,倒是出乎太子爷意料之外。 一口一个“逆子”,那才是父皇对十七弟正常的称呼。 “你别看他,跟咱顶嘴!可他哪一次是为了自己?” 洪武大帝虽然年事已高,心里却不糊涂。 “老四他们,或多或少愿意与权臣勋贵们来往,可你看看老十七?” “蓝玉,冯胜等人,倒是想去他府上多坐坐,可那逆子反而嫌弃!” “别看朝中文臣武将,对老十七都是一脸嫌弃,可咱就是喜欢他这个样子!” 老朱袒露心声,只因朱权本就文韬武略,若是再与朝臣来往过密,岂不是要夺了太子朱标的位置? 朱权没有这等心思,暂且不管,但人言可畏,自身若是不注意,很容易落人口实! 老朱为何愿意将北伐主帅交给朱权,就是知道这“逆王”,从不懂得经营朝中关系。 打完了仗,收了兵权,依旧对皇帝没什么威胁。 王翦伐楚,向祖龙索要田产庄园,看似贪得无厌。 李孝恭位列凌烟阁第二,却要让唐太宗清楚,自己更爱伶人听戏。 朱权所作所为,颇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只是老朱漏算了一点,宁王殿下太懒,毕竟跟那些朝臣来往,远不如带着蓝彩蝶和徐妙锦游湖,揉搓徐妙织的包子脸来的有趣。 朱标心中叹气,父皇这般说辞,他才清楚十七弟的苦心。 “老十七啊,以后就是你的周公!” “用好了,天下归心!” 老朱面露喜色,笑道:“不过他要兼顾北伐之事!标儿,找个合适的人选,接过市舶司!” 听闻此言,朱标心里清楚,市舶司可是项肥差,接管之人不可起贪污之心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