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老和尚,本王该如何做?” “王爷只需回信安抚阿扎失里,并向朝廷谏言,此人在朵颜卫安分守己。” 朱棣皱眉道:“安分守己?你分明说过此人是墙头草!” 道衍和尚双手合十,口念佛号,“王爷,若是此人被除掉,朵颜三卫便尽数掌控在宁王手中。” “泰宁卫术赤,是他的安达;福余卫纳哈出,降我大明也是宁王之故。没了阿扎失里,朵颜卫会被这两人瓜分。” 朱棣深吸一口气,保住阿扎失里,就是给朵颜三卫内部,埋下了隐患。 “皇上英明神武,不会给朵颜卫军饷,更不会提供装备辎重,此举对大明无害,对王爷有利。” 道衍三言两句,便将其中利害分析的头头是道。 “拿笔来!本王要给你父皇写信!” —— 鞑靼王庭,乞儿吉思。 如今将近八万大军汇聚于此,更有被明军夺去草场的牧民,乞求得到大汗的庇护。 一时之间,此地变得热闹非凡。 看到鞑靼兵强马壮,牧民们心中充满了安全感。 哪怕鞑靼如今羸弱,不负大元朝当年之勇,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收拾两万明军还不是手到擒来? 也速迭儿为自己的计策沾沾自喜。 “丞相何在?本汗这几日都没有看到他。” “回大汗,丞相正在布置防线。” 北元太尉乃儿不花,一身汉服,与身着胡服的蒙古贵族,显得格格不入。 这位太尉,在大明北伐初年,便果断投降大明,担任官山卫指挥。 洪武九年,趁机反叛,带人逃回漠北。 吸纳了汉人的兵法,学习了汉人的文化,让乃儿不花意识到中原汉族的强大。 可惜大部分蒙古贵族,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太晚。 “防线?如今王庭全民皆兵!那大明宁王有胆子过来?” 也速迭儿不屑道:“我看丞相太过担忧!来来来,陪本汗喝酒!台下接着奏乐接着舞!” 王庭之内,不少逃难的牧民前来落脚。 其中,不乏有心之人,例如天门的几位。 “青鸾妹子,又是咱们二人携手任务,在下真是三生有幸。” “你若是能闭上嘴,那便更好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