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辽东之地,作为北平的壁垒,同样也是大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道防线。 与后来的地华天宝,谁不说我家乡我相比,如今的辽东可谓是一片贫瘠。 就拿朱权发现的咸湖,辽泽之地为例。 此地多水患,四望无烟,惟芦苇萧萧耳。 类似于草甸沼泽,如果想要进行耕种,需要先大规模排水。 一些无法流动的死水,更为成为滋生蚊虫的温床。 “洪武十八年,海运粮米七十五万二千二百馀石往辽东。” “运绵布一百三十四万疋绵花、五十六万斤赴辽东给赐军士。” 朱权仔细查阅大宁过往明显,也唯有苦笑一声。 哪怕依托海运,有朝廷分担大宁的粮食和棉花,依旧要受到气候和倭寇、海盗的袭扰。 衣食住行,如今最基础的四样,成为了困扰大宁发展的因素。 棉花碍于技术原因,无法有效种植。 这一点朱权倒是可以派人回应天宁王府,取回自己搜集的良种即可。 至于食物,短期之内靠打劫鞑靼,瓦剌,长时间还要形成军屯,民耕,方为上策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朱权要为后世着想,也要进行大规模开垦。 至于大宁城,也要进行重新翻修,如今残破的城墙,根本无法阻挡鞑靼人南侵。 这些可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! 行?没有路,如何让更多商人前来大宁做生意? 要致富,先修路! 朱权摇头苦笑,就藩大宁之后,他才发现封地的重要性。 若是地处中原富庶之地,那便能够当个闲散王爷,享尽齐人之福。 若是当了塞王,那很抱歉,这辈子都要为朝廷抵御北方游牧。 领兵打仗,更是家常便饭。 像秦王,晋王,燕王的封地,都相对富庶,加之朝廷相助,压力倒也不大。 如果你的封地一片狼藉,加之又是塞王,那就要恭喜你,是不是皇帝亲生的了。 朱权很倒霉,看似拥有了征兵权,可自己封地内的事情一团糟。 倘若无法解决内部“衣食住行”的问题,谈什么抵御鞑靼,底下人就要先饿死! “不想了!先去报仇再说!” 咸湖一战,凭借朱雀军的拼死奋战,朱权这才没有失去盐池。 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。 宁王报仇,但争朝夕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