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瓦剌堡。 猛可帖木儿以此作为王庭,东可防御鞑靼,西可抵御帖木儿汗国。 至于南方的大明,则是瓦剌虎视眈眈的目标之一。 隐忍两年,对着明廷卑躬屈膝,将黄金家族的尊严抛之脑后。 猛可帖木儿拥有先祖的隐忍,只可惜缺少先祖麾下的得力干将。 “大汗!” 察合台急匆匆来到营帐,禀报道:“大明使者方孝孺,前来觐见!” 方孝孺? 猛可帖木儿皱眉不止,明廷莫非发现了速不台的行踪不成? 万一双方爆发战事,以瓦剌目前的实力,当真能够抵御大明? “快快有请!” 方孝孺披星戴月,此番出使瓦剌,正是奉了大明宁王的意思。 使节团们各个吓得瑟瑟发抖,他们都不懂这位方先生的想法。 一般出使敌国,都要留好遗书给家眷。 毕竟瓦剌鞑靼这等蛮夷之人,可不管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。 偏偏这位方先生,没有露出丝毫惧色,双眼中竟然闪过一丝欢喜。 与鞑靼人疲于战斗,死气沉沉的部落不同。 瓦剌王庭之内,马头琴悠扬,马奶酒飘香,一片欣欣向荣之景。 方孝孺将此情此景尽收眼底,“回到朝廷后,定要向皇上禀报!瓦剌这些年,过得有些安逸!” 与鞑靼人嚣张跋扈,对着大明叫嚣不同。 瓦剌则选择装孙子,对大明俯首称臣,换取韬光养晦的机会。 结果显而易见,鞑靼人两次被攻破王庭,可汗也速迭儿,如今也留学大明。 再看瓦剌人,小打小闹,南下劫掠大同,宁夏附近百姓,却也远离明军边关。 待到明军派兵出击,瓦剌人便撒丫子撤退,可谓事情将“害怕”写在了脸上。 不怕色厉内荏的莽夫,就怕闷声磨刀的窝囊废。 “方先生,您来了!” 猛可帖木儿身为大汗,亲自来迎接方孝孺,满脸堆笑,表现的甚是谦卑。 “见过大汗!” 方孝孺双手抱着紫檀木盒,引得瓦剌众臣好奇不已。 “方先生来我瓦剌,还带什么东西?” “看来大明,依旧害怕我瓦剌!” “咱们可汗励精图治,日后定会夺回中原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