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来了,三杰之一夏原吉,问出了属于自己的问题。 这位太学生,便是日后历经永乐,洪溪,宣德三朝的财神爷。 最擅长财政方面,尤其是精打细算。 日后朱棣能够五征漠北,都是此人负责筹备钱粮。 “本王可以告诉你,大宁即便供养十万大军,也极为轻松。” 此言一出,夏原吉皱眉不止,残破的城墙,恶劣的气候,拿什么养十万兵? 即便是北平的驻军,每年还要从朝廷那里预支钱粮,更别说距离草原不远的大宁。 “殿下,莫非是凭借那些个白奴,以及鞑虏?” 夏原吉轻笑道:“白奴擅长手工不假,可他们的货品,在我大明并不受待见。” “蒙古人擅长骑兵作战,他们是天生的战士,可却并非良好的耕农。” “至于在下来之前,便已经去过户部,登记入户的百姓,大宁仅有三万余人!” “以三万人,养十万兵!殿下好大的口气,好大的胃口!” 杨士奇皱眉不止,意识到此人的不一般,当真是精打细算到骨子里! 大明一般十户人家的赋税,才能养一个装备尽量的士兵。 如今以宁王封地的人口,要养十万大军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 朱权笑道:“小了,格局小了!” 夏原吉是个不错的理财者,可他却始终跳不出时代的局限。 自耕农经济,养兵当然困难,赋税粮饷都要从百姓身上出。 可若是行商经济呢? “你们以后都是宁王府的属官,本王就如实告诉你们。” “本王的军饷,并非来自大宁的三万百姓,而是全国百姓,乃至朝鲜,扶桑,爪哇等国!” “本王自己组建了商队,自力更生,赚钱戍边!” 朱权指向正在训练的玄武卒,“他们平日里不光要训练,也要耕种土地!军屯,本王从未懈怠过。” 夏原吉只觉得眼前的宁王,分明是口出狂言。 “敢问,殿下售卖何等商品?能养活十万大军?” 夏原吉显然不信,达官贵人喜欢的商品,大多名贵奢华。 大宁乃不毛之地,怎么会有达官贵人的心头好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