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听闻父皇有意迁都,朱权不由地思考起来。 无数后人,为大哥朱标的死,感到忿忿不平。 除了是得位最正的太子外,还有无数遐想。 只要朱标不死,朱棣是否敢造反,还是未知数。 朱棣没有继位,后世便不会出现“瓦剌留学生”,战神朱祁镇这等奇葩。 大明也不会由盛转衰,更不会有修仙二人组,嘉靖与万历这对祖孙。 更不会有阉宦把持朝政,任由朝堂党政,乌烟瘴气。 致使魏忠贤,东林党直流,祸乱大明江山! 更重要的是,朱标不会迁都北平,大明的中心还在南方。 有一种可能,早早地萌发资本主义萌芽,将发展重心由陆地转移到海洋! 如果,朱标没死…… 朱权一时之间,想的如神,竟然连父兄的话语都没有听到。 “十七弟?可是因为今日之事烦忧?” 朱标宽慰道:“你擒拿二弟,是为了大明江山,并非是私人恩怨,父皇和大哥都不会怪你。” 朱元璋也开口道:“标儿说得对!朱樉这兔崽子,算是咎由自取,怪不得你!咱若是知道了,也会这般惩治他!” 朱权突然抬头,吓了父兄一跳。 “父皇!大哥!不可迁都!” 朱元璋皱眉不止,他本来希望这个小儿子,能够出言支持自己。 也好跟朝堂上那些个臭丘八争论,可谁知朱权竟然带头反对。 “可是因为迁都耗费钱粮?” 朱标笑道:“二弟在西安建立的寝宫,可不比应天府的差呢!只需要稍微扩建,便能够直接使用,无须大兴土木。” 朱权摇头,起身冲着父兄躬身一礼。 老朱和朱标,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能让朱权如此重视,肯定不会是小事。 “父皇,一位君主是否为贤君,从来不会因都城而改变!” “六朝古都金陵,也有宋孝宗赵伯琮这等英主!” “十朝古都长安,也会出现唐僖宗这等昏君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