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盘燿被皇爷爷抱在怀中,以他两岁孩童的智商,唯有觉得不如在母亲怀中舒服。 殊不知这一幕,让多少皇子皇孙羡慕不已。 其中便有朱高煦,朱高燧二人,他们可从未被朱元璋这般抱过。 同为皇孙,反观朱盘燿,从小就有这般待遇,将来也会被史官所记录。 “老十七,咱的居住之地,莫要太过破费。” “父皇放心,就在儿臣府上。” 众人进了王府,京营的军队则留在城外驻扎,由大宁卫提供粮食补给。 “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。你们远道而来,咱很是高兴!” 看着眼前的几位儿子,老朱面露喜色,怀里依旧抱着朱盘燿。 这边是隔代亲的缘故吧。 老朱笑道:“此番咱们父子爷们,就要灭了鞑靼,还大明北疆一片太平!后世儿孙,至少五十年不再遭受战乱之苦!” “老四,此番你为征北大元帅,老十七为副帅,如何?” 此言一出,朱权当即起身道:“父皇,三个比儿臣更适合担任副帅。儿臣当个行军参谋便是。” 此举让朱棡很是感动,看看什么叫兄弟? 那朱老四当了元帅,就忘了亲哥们,再看看咱的十七弟,主动让出副帅的位置! 只是朱棡不知道,朱棣倒是想将这大元帅之位让出,毕竟谁当了大元帅,谁也要第一个背锅。 可惜,毕竟是朱权快人一语。 “好!那便让老三担任副帅。” 朱元璋轻笑道:“说说吧,需要多少兵马?” 朱棣身为元帅,自然要第一个开口。 “启禀父皇,儿臣以为,我军此番以歼灭敌人为主,必须依靠大规模兵力!最少十万人,方能形成优势!” 十万战兵?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:“若是光士兵就十万人,那算上运输辎重的民夫,岂不是要二十万人?三十万人的战争,咱大明的国力,也要被拖垮。” 见父皇对答案并不满意,朱棣唯有不再开口。 朱棡则聪明了不少,指了指朱权,“父皇!咱跟十七弟的意见一致!他说啥,儿臣就是什么意思!” 滑头! 老朱瞪了三子一眼,叹气道:“你啊,近些年倒是少了些锐气!有了土默川之功,反而有些不思进取了!” 朱棡尴尬地挠了挠头,正如朱元璋所说,土默川一战,也是朱权出力,他占了大头的功劳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