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洪武三十年,朱元璋册封晋王朱棡为大宗正,掌管宗室一切大小事务。 明确给予了朱棡权位,让这位当之无愧的塞王,得到了虚荣心的满足,自己身为大宗正,自然要致力于维护大明朝廷。 燕王朱棣则得到了副宗正的位子,在宗师地位仅次于朱标与朱棡,算是皇帝给予的肯定与认可。 唯有宁王朱权,看起来是皇帝宠溺的小儿子,结果宗师的官职是一丁点都没有混上。 让一直与朱权不睦的藩王们,心中得到了足够的安慰。 唯有皇帝和太子明白,有些时候不给予封赏,反而是对朱权最放心的表现。 “标儿,你要明白咱走这步棋的用意。” “即便你将来削藩,老三老四他们还有宗室的官职,终归面子上过得去。” “哪怕反抗,你也是占理的一方,能够师出有名,剿灭叛乱!” 朱元璋叹气道:“咱虽然不希望有那一日发生,但终归要为你做准备。” 父皇! 朱标心中感动,父皇已经为自己做了太多太多,而他也尽全力想要为父皇去分担政务。 父子之间相互关心,这也是皇家难得的父子情。 “行了,哭哭啼啼作甚?咱身子骨硬朗的很!咱在位一天,就会帮你们这些崽子遮风挡雨。” “标儿啊,长兄如父!若是咱真的没了,你就要自己扛着天下人,照顾你的弟弟妹妹了!” “还好,有老十七帮忙,有他在咱能放心许多!你需要记住,事关天下人,莫要与老十七起任何争执!” “老十七爱大明江山,爱朱家山河,却更爱天下百姓!他要的比你们多,比咱还要多!” “他争的不是一时之名,而是万世之名!” 朱标不断点头,“父皇放心,儿臣定会照顾好一众弟弟妹妹。十七弟向来有主意,更不会害我害整个朝廷,儿臣凡事会跟他商量。” “还请父皇能留下一道谕旨……” 朱标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后,朱元璋忍不住道:“你真要如此?这是咱的谕旨,将来说不定允炆允熥都要受此节制!” 朱标坚定地点了点头,朱元璋叹气一声,提笔落款。 “标儿,你同样要思考,谁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。” 朱元璋语重心长,彷佛有不少话,想要对朱标诉说。 第(1/3)页